当前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校本培训

瑞安市新教师培训活动——科学组第四次活动:立足同课异构,激发教学思维
发表时间:2019年12月19日  浏览次数:

为提高新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课堂实践能力,于12月17日下午,在隆山实验小学举行了本学期第四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两位新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原来是相互关联的》,第二个环节为何老师精彩的点评指导,第三个环节为新教师的共同研讨和温老师的指导。

   第一节课陈弋子老师用“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视频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借助“锦囊妙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鹰、小丑鱼、骆驼这三种动物的介绍,引导学生得出动物的形态结构适应环境的结论。接着让学生对仙人球、芭蕉叶以及松树枝这三种植物的叶的观察,体会植物的形态结构也与环境相互适应。陈老师带来的这三种实物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最后陈老师出示北极熊、水葫芦等生物的图片以及提问生活中形态结构和环境相关联的动、植物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拓展。这一节课可谓是形式丰富、趣味十足。

第二节课谢亚婷老师出示了7种生物,以为这7种生物找家导入,联系五年级学习过的仙人掌、香蕉树和松树,以及水生植物浮萍、陆生植物玉米逐步引导学生从植物的叶、根出发思考植物形态结构的变化及原因,得出植物的形态结构适应环境的结论。接着让学生自主讨论完成动物的特征-功能记录表,发现动物为适应环境也会做出相应的形态改变。通过提问鸽子、金鱼两种动物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引发学生思考纺锤形的优点并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以视频介绍鱼鳍的作用,资料卡补充羽毛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是何老师的精彩点评与指导。首先何老师对新教师的疑惑进行了解答。例如,教师的评价时机应选择在活动结束后汇报交流前;有效的汇报环节应注意班级活动记录单的完成程度并在巡视过程中注意对记录单的引导与选择。接着,何老师从整体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这节课可以联系三至六年级的相关旧知,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可以适当的增加或减少,植物的形态结构可以从水分、温度两方面分别寻找典型的植物进行两两比较。“不同环境中的动物”环节应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进行讨论,应通过师生共同互动探究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联系及其优点。最后,何老师指出生命科学板块内容中生物的选择可以不局限于教材,依据地区、季节的变化适当的进行修改,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取舍与关联。

第三个环节是新教师交流研讨和温老师的指导。首先夏芳瑞老师和周颖欢老师提出了自己对这两节课的见解,例如主、副板书的设计、“羽毛作用”资料卡出示的时机选择等。接着温老师讲到可以通过提问学生除了金鱼、鸽子,也可以提问其他的鱼、鸟是否也具有同种特殊结构,以此引发学生思考特殊形态的好处并引导学生寻找证据,通过查找资料、生活经验以及模拟实验等途径支持证明自己的观点。此外,对于本节课的难点实验,各位新教师各抒己见,温老师也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了谈自己的实验处理以及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这进一步的开阔了我对实验的处理思路。

同课异构,激发思维,在研讨中碰撞思维,在研讨中成长进步。

(撰稿:谢亚婷  审核:温爱东)



扫一扫,关注我们
瑞安市隆山实验小学     E-mail:ralssyxx@163.com
地址: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塘河南路122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6026084号-6
建议使用 1280*1024 分辨率浏览本站     技术支持:普望科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